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市長杜延安提出關于支持安徽省亳州市建設全國中藥應急物資保障基地的建議。
一、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全國中藥物資生產和流通企業以“戰時狀態”,迅速反應、分秒必爭,在醫用防護物資、藥品的生產、調撥、配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需求,充分體現了中國速度、中國效率。但也暴露出應急物資儲備不足、生產滯后、物流運行不暢、冷鏈物流薄弱等問題,急需健全中藥應急物資保障制度。
4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強調,要提高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能力,打造醫療防治、物資儲備、產能動員“三位一體”的物資保障體系。5月9日,國家衛健委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明確,今年將從加強公共衛生的組織領導、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推動健全統一的應急保障體系等6個方面,推進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建設中藥應急物資保障基地,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能力的重要舉措,意義重大。
二、理由
亳州市是中藥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是神醫華佗的故里,自唐代以來就一直享有“中華藥都”的美譽。近年來,亳州市堅持“以藥立市”發展戰略,強力推進世界中醫藥之都建設,已經形成了涵蓋中藥農業、中藥工業、中藥商貿流通、中醫藥文化旅游、中藥科研等較為完整的現代中藥產業體系,具備建設全國中藥應急物資保障基地的得天獨厚條件。
一是亳州市中藥資源極為豐富。亳州市現有中藥材資源171科、410種,其中植物類107科、295種,亳芍、亳菊、亳花粉、亳桑皮是納入《中國藥典》的道地藥材。高度重視中藥綠色化種植,加快推進規范化種植基地、種子種苗組培繁育基地、“十大皖藥”道地藥材種植基地和中藥材初加工基地等“四大基地”建設,引導農民流轉土地、集約化種植中藥材。2019年,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120.1萬畝,其中標準化種植面積36萬畝,安徽亳州現代農業綜合開發中藥材示范區成為全國最大的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示范基地和中藥材進出口檢測示范基地,獲評為國家中藥材安徽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二是亳州市中藥生產能力突出。亳州市主動對接《中國制造2025》和《中國制造2025安徽篇》,大力推動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大力扶持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中藥保健品、高端醫療器械等產業發展,市財政累計補貼資金6.93億元,扶持了180個中藥產業項目。2019年底,亳州已落戶全國醫藥百強企業57家,3家本土企業位居全國中藥飲片出口城際前十名,3家本土企業入選中華民族醫藥百強榜,擁有GMP認證醫藥企業187家,中藥產業規模達1150億元、其中中藥制造業產值329.5億元,中藥飲片年生產能力超過100萬噸、約占全國的1/5,是第一個中國中藥飲片出口基地、第一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范基地、全國火炬計劃中藥特色產業基地。
三是亳州市中藥供應能力突出。中藥領域常用這樣一句話形容亳州,就是“藥不過亳州不靈,藥不到亳州不齊”。中國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中藥材日上市量超過6000噸,上市品種2600多種。近年來,亳州市依托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建設,制定出臺中藥材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工作等實施方案,加快推進中國物流亳州綜合物流園、亳州中聯物流園、亳州市中藥材交易中心、臨港物流園等一批線下中藥材倉儲項目和藥通網、藥博商城、康美中藥網等一批線上物流服務平臺,中藥儲備、物流供應網絡不斷健全,能力大幅提升。全市現有冷鏈物流項目13個、總投資56億元、庫容超過270萬立方米;目前,已建成項目4個、總投資3.68億元、庫容34萬立方米,在建項目7個、總投資44.52億元、庫容超過200萬立方米,謀劃項目2個、總投資7.8億元、庫容36.5萬立方米。特別是,占地562畝、總建筑面積38.2萬平方米的中國物流亳州綜合物流園部分工程已竣工投用,50米寬的物流主干道,可滿足目前市面上最長的半掛貨車無障礙調頭;10000平方米(相當于1.5倍足球場)的作業雨棚,可實現貨物一年四季全天候裝卸作業;18000平方米的高低溫冷庫,可解決中藥材差異化儲存環境的需求。目前,亳州市正依托中國·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和全市110萬畝中藥材種植,推廣應用氣調養護、低溫養護等先進適用的儲存養護技術和方法,建設一批倉儲能力不小于5萬噸的標準化、規?;?、社會化大型中藥倉儲基地,推動中藥倉儲物流能力持續提高。
三、建議
建議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商務部等部門進一步優化全國公共衛生應急物資產能保障和區域布局,支持亳州市等具備條件的地區,按照“政府扶持、多元投入、合理布局、重點突出”的思路,建設全國中藥應急物資保障基地,推進現代化中藥應急物資配送體系建設,規范儲備的品類、規模、結構,提升儲備效能,實行集中管理,確保關鍵時刻應急物資儲備足、調得出、用得上、質量有保障。(侯燕純)
(轉自:亳州市人民政府官網)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